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

-  红网论坛  (http://202.103.69.41/bbs/index.asp)
--  湖湘文化  (http://202.103.69.41/bbs/forumdisplay.asp?boardid=3)
----  农村与城市(二)  (http://202.103.69.41/bbs/showthread.asp?boardid=3&rootid=&id=51113)


--  作者:阿三
--  发布时间:2003-5-13 15:03:25

--  农村与城市(二)
“农村搞社会主义,必须象工人这样干。”

尽管在文学想象中,农村占据着被肯定的优势地位,但农村也并非一种理想,“小农意识”就是对农村的批评,毛泽东也说“重要的是教育农民”;而城市,尽管到处充满了“精神污染”,但它却是现代化的目标。也许最理想的形态就是既有城市现代化的物质生活和组织方式,同时又有农村的朴实、正直和善良。但完美的东西往往是不现实的。

所以《霓虹灯下的哨兵》中代表农村的赵大大并不是最正确的人物,相反他经常受气。只有既不代表农村也不代表城市,而只代表党的路华才是最正确的。而党对城乡的看法是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。建国初,旧城市是被改造的对象,农村作为中国革命的根据地,自然占有意识形态方面的优越性。可是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,为适应工业化需要,中国社会的重心又由农村移到了城市。当时称呼工人为“老大哥”,就像称呼被中国人引为榜样的苏联人一样;农民则是“老弟”,在很多方面都是需要向“老大哥”学习的。       

浩然的《金光大道》里就有一节详细描绘了这样的“大哥”和“老弟”的关系。说的是高大泉带领芳草地的十几个农民到北京的一个火车站“支援建设” (用今天的话说,该是“打工”),同时要向工人老大哥取经。庄稼人第一次到大城市,看到的不再是韦君宜眼中的“腐败的城市”,不再是赵大大眼里弥漫阵阵“资产阶级香风”的危险之地,当然也不会是九十年代民工眼里以力气换钱的资本积累场所。高大泉们眼里的北京城,到处是“高耸入云的脚手架”,“大卡车载着钢材、木料,呼呼隆隆地跑过去”,活脱脱一个热闹又有序的工业建设中的大工地!“上百个人,象一部完整的机器一样,一开电钮,完全协调一致地、有节奏地动作起来。如同一间房子那么大的货物,据说有一万多斤重,在陈师傅带领呼喊的号子声里,在众人汇合成一股力量的滚撬牵曳之下……把它运进了那个新修起来的大库房里。”这些庄稼人被现代化工业生产的规模和效率深深震撼了,心中洋溢着对“工人老大哥”的无限敬意。

将“火车站”作为城市的符号无疑是有极好的象征意义的。“火车站”本身就是现代工业的缩影,而高大泉们到火车站打工的意义恐怕也正在于,这些习惯于一家一户单干、尚处于落后生产阶段的农民们,足实经受了一次城市现代化生产的“教育”。

所以当火车站的老站长向他们灌输完现代化的劳动生产制度后,高大泉略有心得地说:“我们要加强组织性、纪律性,遵守制度,要不然,……我们在这里出不了力,还会变成白吃饭、白添乱。”但这个认识在老站长看来还是“看得太短了”,他进一步点拨道:“跟工人阶级学习这种组织性、纪律性,不光是为了眼下多干点活计,也是为了将来搞好你们农村的劳动生产。要我看,农村搞社会主义,必须象工人这样干。”老站长一番高论,高大泉如醍醐灌顶,立马反省了芳草地农民只顾搞个人致富的错误。个人的“发家致富”是“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算盘,自己管自己的日子”,这哪象工人阶级,搞建设时“心里装着全中国”。于是,率先接受了“教育”的高大泉内心酝酿了一个宏伟计划,他要“把芳草地的农民从小院子里引出来”,让大家都“为革命劳动”。

当然,这种沿袭苏联模式的集体化、工业化建设进程里头对农民的剥夺被无情地忽略和掩盖了。从“文革”后的一些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,当时那些“为革命劳动”的农民仍旧是贫困不堪。 “许茂”,“李顺大”、“陈奂生”,这些老实、善良、安分守己的农民,谁又不是被那些堂皇的“路线”和“口号”害了个穷困潦倒呢?


--  作者:大隐于网
--  发布时间:2003-5-13 20:28:08

--  
呵呵,专家之言,非看完不可了。
--  作者:欢乐书生
--  发布时间:2003-5-15 21:49:50

--  
有看头,似乎有平反的劲
--  作者:二泉
--  发布时间:2003-5-16 9:44:10

--  
这些书都只在学文学史时接触过一下名字,内容是一些不知了。
--  作者:相忘于江湖
--  发布时间:2003-5-17 23:07:43

--  
高大泉,是二泉的什么人?
在时空中走过,也就成了历史?呵呵,历史可是好东西啊,很多人都这么说